[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宋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濂
顧見龍繪宋濂像
顧見龍繪宋濂像
大明翰林學士
籍貫浙江浦江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景濂,號潛溪,又號玄真子
諡號文憲(私諡淵穎)
出生至大三年十月十二日(1310年11月4日)
逝世洪武十四年五月二十日(1381年6月24日)
著作
  • 《宋學士文集》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记 司馬遷 西漢
2 汉书 班固 東漢
3 后汉书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蕭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4日),字景濂,號潛溪,又號玄真子,諡文憲(私諡淵穎),浙江浦江县人。初政治家、文学家、史學家。方孝孺之師,曾任翰林,修《元史》。後因胡惟庸案牽連,被明太祖謫死蜀地

生平

[编辑]

宋濂生于1310年11月4日(农历10月13日)。宋濂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1]“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2]

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经学[3]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洪武三年二月,以失朝参,降编修。洪武四年,升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官安远知县,不久召为礼部主事。洪武六年(1373年)纂修《大明日历》、洪武七年(1374年)纂修《皇明宝训》。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闭户纂述。[4]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朱元璋本欲杀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茂县)。[5]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宋濂死於夔州(今重慶奉節),年七十二。有史料显示其为病逝,也有史料表示其为上吊自尽[6]。知事葉以從將宋濂葬於蓮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將宋濂轉葬華陽城東。弘治九年(1496年),明孝宗下令为宋濂平反,追复官职,赐春秋祭葬。正德年间,明武宗为其上谥文宪[7]

一說宋濂於洪武四年因獻詩「自古戒禽荒」一語激怒朱元璋,導致此禍。[8]

文學作品和成就

[编辑]

中国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啓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亦與劉基、方孝儒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9]且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10]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著作甚丰。

宋廉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傳記用筆細膩而簡煉,較著名所知的作品有《王冕傳》、《李疑傳》及《秦士錄》;[11]散文或质樸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另一方面,宋廉一生為盛名所累,長期寫應酬文章,他不得不喊道:“呜呼,予为文所累几欲燔毁笔砚!”[12]著有《宋学士文集》。[13]

方孝孺少時師從宋濂,一生為其執弟子禮。宋濂死後,方孝孺每次路过夔州,必定前往扫墓,並親撰祭文:“公之量或者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或者鉴一世,而舉世不能知公之为人。道或者陶冶造化,而不获事实正寝;德或者涵濡万类,而不获盖其后昆。”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濂自述學問的經過:“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为有得也。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及逾四十,辄大悔之。然如猩猩之嗜屐,虽深自惩戒,时复一践之。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非惟愧之,辄大恨之。自以为七尺之躯,参于三才,而与周公、仲尼同一恒性,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 自此焚毁笔研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文宪集》卷九,《赠梁建中序》)
  2. ^ 明史》(卷128):“宋濂,字景濂,其先金華之潛溪人,至濂乃遷浦江。幼英敏強記,就學于聞人夢吉,通《五經》,複往從吳萊學。已,游柳貫、黃溍之門,兩人皆亟遜濂,自謂弗如。元至正中,薦授翰林編修,以親老辭不行,入龍門山著書。”
  3. ^ 明史》(卷128):“六年七月遷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贊善大夫。命與詹同、樂韶鳳修日曆,又與吳伯宗等修寶訓。九月定散官資階,給濂中順大夫,欲任以政事。辭曰:「臣無他長,待罪禁近足矣。」帝益重之。八年九月,從太子及秦、晉、楚、靖江四王講武中都。帝得輿圖《濠梁古跡》一卷,遣使賜太子,題其外,令濂詢訪,隨處言之。太子以示濂,因歷歷舉陳,隨事進說,甚有規益。”
  4. ^ 郑楷在《宋公濂行状》中写道:“先生惟刻意为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时去书不观。及致政归青萝山,辟一室曰‘静轩’,终日闭户纂述,人不见其面。戒子孙毋至城市……或谈及时事,辄引去不与语。”邓元锡《皇明书》说他晚年“究心于性命之极,视外物往来泊如不相干。尝曰:‘古人之学,欲心正身修,而见诸行事,今俯仰无愧而已,繁辞复说无谓也。’”
  5. ^ 明史》(卷128):“九年進學士承旨知制誥,兼贊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賜《禦制文集》及綺帛,問濂年幾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綺三十二年,作百歲衣可也。」濂頓首謝。又明年,來朝。 洪武十三年(1380年),長孫慎坐胡惟庸黨,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四川茂州。”《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皇后》:“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张岱《石匮书》记:“宋学士濂常授太子经,以诖误置重辟,后闻,为素食。帝还宫问故,后曰:‘宋先生当刑,祈天宥之耳。’因泣下曰:‘民间延一塾师训子弟,尚始终不忘。宋先生授太子诸王经甚劬,今奈何杀之?况宋先生致仕在家,又何与京师事也?’乃得贷。”
  6. ^ 宋廉死因一说是病死,《皇明名臣言行录》说:“以疾卒于夔州,临殁,端坐敛乎而逝。”另一说自缢於僧舍,何乔远《名山藏》说:“至夔,宿野寺,侘傺(失意)语曰:‘闻之佛书报应以类今爽濂也。’其夕,投缳死。”谈迁《国榷》的说法类似:“至夔州,宿僧舍,叹曰:‘佛书报应以类,何爽也。’夕自经。”
  7. ^ 明史》(卷128):“其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知事葉以從葬之蓮花山下。蜀獻王慕濂名,複移塋華陽城東。弘治九年,四川巡撫馬俊奏:‘濂真儒翊運,述作可師,黼黻多功,輔導著績。久死遠戍,幽壤沉淪,乞加恤錄。’下禮部議,複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諡文憲。”
  8. ^ 洪武四年,“上一日御奉天门外西鹰房,观外国所献海东青,敕儒臣应制赋诗。濂七步成,有‘自古戒禽荒’语。上曰‘朕偶玩之耳,不甚好也’。濂曰:‘亦当防微杜渐’。肃(唐肅)亦呈一绝句,有‘词臣不敢志归谏,却忆当年魏郑公’语,上不怿而起。”(夏燮:《明通鑑》卷4)
  9. ^ 三民書局. 高中國文第二冊學習講義. 三民書局 (中文(繁體)). 
  10. ^ 郑晓《皇明名臣记》写:洪武九年六月,明太祖说:“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休,不亦美乎?”
  11. ^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12. ^ 宋濂.故巾山处士林君墓碣铭[A].罗月霞.宋濂全集:[2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13. ^ 明史》(卷128):“濂狀貌豐偉,美須髯,視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數字。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為文醇深演迤,與古作者並。在朝,郊社宗廟山川百神之典,朝會宴享律曆衣冠之制,四裔貢賦賞勞之儀,旁及元勳巨卿碑記刻石之辭,咸以委濂,屢推為開國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門乞文者,後先相踵。外國貢使亦知其名,數問宋先生起居無恙否。高麗、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購文集。四方學者悉稱為「太史公」,不以姓氏。雖白首侍從,其勳業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禮樂製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