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爱莲说

北宋文学家周敦颐所著文言散文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说”为古代议论文体之一[1]

颐和园长廊绘画中的茂叔爱莲图画

在台湾、中国大陆等地的中学国文、语文课本常收录本篇散文作品。

撰写缘由

编辑

嘉祐八年正月七日(1063年2月7日)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江南西道虔州都罗岩厓(今江西省于都县),在罗岩厓上题名并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兴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2],文章里将睡莲[3]比作君子,并盛赞睡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4]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知南康军,访其遗迹,与博士弟子于南康军学中兴建濂溪祠,又从周敦颐曾孙周直卿手中获得《爱莲说》的遗墨,于是朱熹将署衙后圃临池的一个亭馆命名为“爱莲馆”,并把周敦颐亲书的《爱莲说》刻于馆壁[5]

正文

编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编辑
  1. ^ ·吴讷,《文章辨体》(卷37):
    “说
    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2. ^ ·周诰,《濂溪志》(卷3):“八年癸卯,先生时年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游罗岩厓,题名并有诗刻石。沈公者,令邑也,因建濂溪阁于善山,顶有高山仰止亭。四月壬申朔,英宗登极,以恩迁虞部员外郎,仍通判虔州,追赠父爵郎中。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王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
  3. ^ 《周敦颐爱的是什么莲》,叶国良,2009年12月第二十七期,P.37~P.56,《成大中文学报》半年刊
  4. ^ 展覽簡介 -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5. ^ ·毛德琦,《庐山志》(卷11):“《爱莲说》一篇,濂溪先生之所作也。先生尝以“爱莲”名其居之堂,而为是说以刻焉。熹得窃闻而伏读之有年矣。属来守南康郡,实先生故治,然寇乱之余,访其遗迹,虽壁记文书,一无在者。熹窃惧焉,既与博士弟子立祠于学,又刻先生象《太极图》于石,《通书》遗文于版。会先生曾孙直卿来自九江,以此说之墨本为赠,乃复寓其名于后圃临池之馆,而刻其说置壁间,庶几先生之心之德,来者有以考焉。淳熙己亥秋八月甲午
    朱熹谨记。”

参考资料

编辑
  • 吴讷,《文章辨体》
  • 周诰,《濂溪志》
  • 毛德琦,《庐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