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音乐
无调音乐(Atonality music ),又称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無調性音階就是指音與音之間缺乏調性感,其构成方式与有調性的古典音乐差異頗大卻具有互补意义。[1]
主要特征
编辑產生於20世紀初期,由19世紀後期音樂中變音體系的極度發展、調性的頻繁變化、和弦結構的複雜化以及功能聯繫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
特點:無中心音或中心和弦,無調號,無調式特性,半音階的各音均可自由套用,儘可能不採用傳統的和弦結構,避免能產生調性作用的和聲進行。與此有關的是旋律、和聲、曲式、節奏與音樂構成方法均與傳統有極大的差異。由於無調性音樂乃逐步形成,因此,調性模糊的音樂與無調性音樂之間,在感覺上常無明確的界限。
该音乐形式有其构成法则,但是不同于传统音乐:
因为“无调性”,无调音乐没有调性音乐具有的调式、和声指向性,如:动,静,解决,完结等属性,也没有协和弦,不协和弦的差异;但也有观点认为:无调音乐仍有解决向量,只是其方式不同于调式音乐。
从其构成特征来看,无调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反叛;但其构成及实践表明,无调音乐存在自然法则或自然逻辑基础,不是人为、人工规则或与自然法则无关的“创新”。[2]
由來
编辑無調性一詞最初用以形容阿诺德·勋伯格(德語:Arnold Schönberg)作品中開始完全脫離傳統的作品(自作品10號《第二弦樂四重奏》的最後樂章起至作品22號,均屬這一類型)。 現代一般通用的無調性一詞,並不局限於阿諾·荀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備無調性音樂特點的一種現代音樂類型的總稱。
無調性音樂與阿诺德·勋伯格在1920年後開始套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稱十二音序列音樂)不同,一般的無調性音樂並不根據某種特定的音列構成。而十二音序列音樂則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調性的殘存影響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據特定要求將半音階的12個音,編排成序列原型進行創作,是一種有特定含義的無調性音樂。
相關作品
编辑阿諾·荀白克 Arnold Schönberg《管弦樂曲五首》(Five Piece for Orchestra) Op.16 (1909)
安東·魏本 Anton Webern《大管弦樂隊樂曲六首》(Six Pieces for Large Orchestra) Op.6 (1910)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参阅
编辑参考
编辑- An Introduction to Atonal Music Analy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Robert T. Kelly.
- Atonality, In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Perce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Lee Humphries
- 无调音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无调性音乐[失效連結]
- 无调音乐大师、记谱法、勋伯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音乐要素漫谈--多调性和无调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勋伯格和“自由无调性”
- 音乐与绘画的基本逻辑层[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