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陶哲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陶哲軒
出生 (1975-07-17) 1975年7月17日49歲)
 澳大利亞南澳州阿德莱德
居住地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国籍 澳大利亞[1]
 美国
别名Terence Tao
教育程度弗林德斯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母校弗林德斯大學
普林斯顿大学
知名于格林-陶定理
陶哲轩不等式
掛谷猜想
Horn conjecture
配偶劳拉·陶(Laura Tao)
儿女1子1女
奖项塞勒姆獎 (2000)
博谢纪念奖 (2002)
克雷研究獎 (2003)
澳大利亞數學協會獎章 (2005)
奧斯特洛夫斯基獎 (2005)
SASTRA拉马努金奖 (2006)
利瓦伊·柯南特獎 (2005)
菲尔兹奖 (2006)
麦克阿瑟奖 (2007)
皇家學會院士 (2007)
艾倫·陶勒·沃特曼獎 (2008)
昂薩格獎章 (2008)
費薩爾國王國際獎 (2010)
内默斯数学奖 (2010)
波利亞·哲爾吉獎 (2010)
克拉福德奖 (2012)
皇家獎章 (2014)
数学突破奖 (2015)
黎曼奖 (2019)
鮑耶獎 (2020)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数学
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表示论
机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博士導師埃利亚斯·施泰因
其他指导者保罗·埃尔德什
受影响自让·布尔甘
Terence Chi-Shen Tao
繁体字 陶哲軒
简化字 陶哲轩

陶哲轩(英語:Terence Tao,1975年7月17日),澳籍華人数学家,童年时期即天资过人[2] ,24歲成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目前主要研究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表示论。目前他与妻子劳拉(Laura)和儿子威廉(William)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生平

[编辑]

家庭

[编辑]
10岁的陶哲轩和埃尔德什·帕尔

父親陶象國(Billy Tao)是兒科醫生,生於中国上海,1969年在香港大學获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学位。[3] 母親梁蕙蘭(Grace Leung)出生于香港,1971年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大學天體物理學數學[4][5][6][7],曾短暫地在香港當中學數學老師[8]。兩人在香港大學結識[9],1972年舉家移民澳洲,是第一代澳洲香港移民[10] 陶哲轩為家中長子,有两个弟弟,陶哲淵、陶哲仁,都曾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1]韓裔妻子劳拉·陶(Laura Tao)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电气工程师[7][12]目前一家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幼年

[编辑]

陶哲轩在幼年時期便展现出数学天分。陶哲轩在7岁进入高中就讀,9岁进入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亞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分別是金銀銅牌最年輕得主的記錄保持者。[13]陶哲軒除了使用英語外,還會說粵語,但不会写中文字。

职业生涯

[编辑]

14岁时,陶哲轩参加了名为科学研究项目的高中生暑期项目。1991年,16岁的陶哲轩获得了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导师是加斯·高德里(Garth Gaudry)。[14]1992年,陶哲轩获得了富布赖特项目的奖学金,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数学研究。从1992年到1996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导师是埃利亚斯·施泰因,并在21岁时获得博士学位。[14]1996年,陶哲轩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1999年,24岁的陶哲轩晋升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至今仍是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14]

陶哲轩以其合作精神闻名;到2006年,他在研究中已与30多人合作,[15] 到2015年10月,合作作者达到了68人。

陶哲轩与英国数学家本·J·格林英语Ben J. Green的合作尤为著名;他们共同证明了格林-陶定理,该定理在数学家中享有盛誉。该定理指出,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纽约时报这样描述这一成就:[16][17]

2004 年,陶哲轩博士与剑桥大学的数学家本·格林英语Ben Green一起,通过研究素数级数--即间隔相等的数列--解决了一个与孪生素数猜想有关的问题。(例如,3、7 和 11 构成了间距为 4 的质数级数;但级数中的下一个数字 15 不是质数)。陶博士和格林博士证明,总能在整数的某处,找到一个间隔相等、长度任意的素数级数。

陶哲轩的许多其他成果也得到了主流科学媒体的关注,包括:

陶哲轩还解决了许多猜想或在这些猜想上取得了进展。2018 年,陶哲轩与布拉德·罗杰斯英语Brad Rodgers一起证明了德布鲁因-纽曼常数为非负数。考虑到黎曼猜想等价于德布鲁因-纽曼常数为非正数,陶和罗杰斯的结论说明了黎曼猜想等价于德布鲁因-纽曼常数为0。[22] 2020 年,陶哲轩证明了森多夫猜想英语Sendov's conjecture,该猜想涉及在具有足够高英语sufficiently large阶的多项式的情况下,复多项式的根和临界点的位置。[23]

研究成果

[编辑]

奖项

[编辑]

他在2000年获得塞勒姆奖,2002年获得博谢纪念奖,2003年获得克雷研究奖,以表扬他对分析学的贡献,当中包括掛谷猜想(Kakeya conjecture)和wave map

2005年,与艾伦·克努森共同获得利瓦伊·L·科南特奖。2006年8月22日,他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数学家大会獲得菲尔兹奖,并于同月23日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了一小时报告。同年获SASTRA拉马努金奖。2012年获克拉福德奖。2014年榮獲數學突破獎,得到獎金300萬美元。[2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Vitae and Bibliography for Terence Tao. 12 Oct 2009 [201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7). 
  2. ^ Clements, M. A. (Ken). Terence Tao.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984, 15 (3): 213–238. JSTOR 3482178. doi:10.1007/BF00312075. 
  3. ^ Dr Billy Ta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althshare.
  4. ^ Bsc 1971 Class Directory. Blogspot. 2006年12月29日 [2023年4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4月8日). 
  5. ^ Alumni & Students' Donations. HKU. 2009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6). 
  6. ^ Bricks Campaign. HKU. 2013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7. ^ 7.0 7.1 Wood, Stephanie. Terence Tao: the Mozart of math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5-03-04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英语). 
  8. ^ Oriental Daily, Page A29, 24 August 2006.
  9. ^ Terence Tao - Biography. Maths History.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英语). 
  10. ^ ?. 文匯報. 2006-08-24: A4 (中文). 
  11. ^ Moses, Asher. Nigel makes Waves: Google's bid to overthrow email.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9-10-02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4) (英语). 
  12. ^ Mackenzie, Dana. Primed for Success. Smithsonia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0) (英语). 
  13. ^ 29th IMO 1988.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14. ^ 14.0 14.1 14.2 It's prime time as numbers man Tao tops his Field Stephen Cauchi, 23 August 2006. Retrieved 20 June 2024.
  15. ^ Cook, Gareth. The Singular Mind of Terry Tao (Published 2015). The New York Times. 24 July 2015 [20 June 2024]. ISSN 0362-4331. 
  16. ^ Kenneth Chang. Journeys to the Distant Fields of Prime. The New York Times. 13 March 2007 [20 June 2024]. 
  17. ^ Corrections: For the Record. The New York Times. 13 March 2007 [20 June 2024]. 
  18. ^ Quanta Magazine. 24 February 2014. 
  19. ^ Terence Tao's Answer to the Erdős Discrepancy Problem. Quanta Magazine.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February 2019). 
  20. ^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成功破解埃尔德什差异问题. 新华网. 2015-10-08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21. ^ Tao, Terence. Almost all orbits of the Collatz map attain almost bounded values. 2019. arXiv:1909.03562可免费查阅 [math.PR]. 
  22. ^ Rodgers, Brad; Tao, Terence. The De Bruijn-Newman constant is non-negative. Forum of Mathematics, Pi. 6 April 2020, 8: e6. arXiv:1801.05914可免费查阅. doi:10.1017/fmp.2020.6可免费查阅. .
  23. ^ Tao, Terence. Sendov's conjecture for sufficiently high degree polynomials. Acta Mathematica. 2022, 229 (2): 347–392. arXiv:2012.04125可免费查阅. doi:10.4310/ACTA.2022.v229.n2.a3可免费查阅. 
  24. ^ 2014年數學突破獎. [2014-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