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隐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隐蕃(209年—230年[1]),青州临淄人,曹魏官员。

生平

[编辑]

隐蕃有口才,黄龙二年(230年、曹魏太和四年)在魏明帝指使下,诈作叛魏,加入国。并上表给孙权:“臣闻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北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徽言妙旨,不得上达。于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并向孙权谈论局势,颇有文辞及己见。[2]

之后孙权过问胡综,胡综回答:“隐蕃上书很像东方朔般的夸大其词,也像祢衡精巧敏捷般的诡辩,但才华都不比两人强。”孙权又问可给隐蕃当什么官职,胡综说:“暂时还不能为民执政,不过可以试一下担任小官。”孙权相信其深谙法律而让其担当廷尉监一职。[3]

结交豪杰

[编辑]

隐蕃得到职位后,计划着将大臣离间并谋反。并在当职后,受到卫将军全琮及以下低职者等都倾心敬待,对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自身有王佐之才,因此与上述两人亲交,也有很多的马车招待,宾客满堂[4] ,还常聆听特别要好的郝普抱怨[5],也与潘濬的儿子潘翥结交,并受其款待,潘翥却受到潘濬书信谴责。此外也受到羊衜和宣诏郎豫章杨迪绝交,当时的人都觉得以上绝交的人士都莫名其妙[6]

死亡

[编辑]

等到策划谋叛之事被发觉,隐蕃逃亡,后遭到逮捕、严刑拷问其同伙,隐蕃不言语。后孙权召入并亲自审问道:“为什么要以自己的体肤替别人受苦呢?”隐蕃总算开口:“孙大人,我一个汉子做大事,怎可能没有追随者?烈士一人牺牲,是不会供出他人,使其受牵连的。”于是不再说任何话而遭到伏法。[7]

事后朱据被孙权剥夺入朝晋见皇帝的权利,禁令在很久才解除、郝普也受到孙权谴责[8]自杀、反而胡综升为偏将军[9],与自身绝交的人士则受到众人信服[10]

评价

[编辑]
  • 胡综:“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
  • 隐蕃在吴的时候,受到郝普和朱据荐为“王佐之才”,同时也被潘濬、羊衜和杨迪疏远。

注释

[编辑]
  1. ^ 《资治通鉴·魏纪三·太和四年》
  2.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黄龙)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北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徽言妙旨,不得上达。于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
  3.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综时侍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弥衡。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
  4.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吴录注》:“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间之。既为廷尉监,众人以据、普与蕃亲善,常车马云集,宾客盈堂。”
  5.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吴录注》:“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
  6. ^ 《三国志》【《吴志·潘濬传·吴书注》:“濬子翥亦与周旋,馈饷之。濬闻大怒,疏责翥曰:“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慕善,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在远闻此,心震面热,惆怅累旬。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责所饷。”当时人咸怪濬。”】
    【《吴志·孙登传·吴书注》:“时廷尉监隐蕃交结豪杰,自卫将军全琮等皆倾心敬待,惟衜及宣诏郎豫章杨迪拒绝不与通,时人咸怪之。”】
  7.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吴录注》:“及至事觉,蕃亡走,捕得,考问党与,蕃无所言。吴主使将入,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蕃曰:“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遂闭口而死。”
  8.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吴历注》:“卿前盛称蕃,又为之怨望朝廷,使蕃反叛,皆卿之由。”
  9.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普见责自杀。据禁止,历时乃解。拜综偏将军,兼左执法,领辞讼。”
  10. ^ 《三国志》【《吴志·潘濬传·吴书注》:“而蕃果图叛诛夷,众乃归服。”】
    【《吴志·孙登传·吴书注》:“而蕃后叛逆,众乃服之。”】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