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鲍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彤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7年11月—1992年3月
总书记赵紫阳 江泽民
个人资料
出生(1932-11-05)1932年11月5日
 中國浙江省海宁縣
逝世2022年11月9日(2022歲—11—09)(90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籍贯浙江海寧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949年-1992年3月被开除黨籍)
配偶蒋宗曹(1931年11月-2022年8月21日)[1][2]
儿女鲍樸(子)
鮑簡(女)
母校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网站
鲍彤
知名于六四天安门事件
刑事指控泄露国家秘密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
刑事处罚有期徒刑7年
刑事状况刑满释放

鲍彤(1932年11月5日—2022年11月9日),籍貫浙江海宁,成長於上海,中学学历[3]。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理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赵紫阳政治秘书[4]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十三大文件起草小组组长等职务。[5]鲍彤在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反对当局用武力镇压民主运动,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思路,但赵紫阳的方针不被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接受,最终以武力收场。鲍彤也成为当局当时逮捕的中共最高级别官员。[5]

生平简历

[编辑]

早年时期

[编辑]

鲍彤生於浙江海寧縣硤石鎮,六個孩子之中排行第三。1938年全家搬至上海法租界貝勒路,並在附近就讀小學與初中。

1949年鲍彤高中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期间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中共中央华东局,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干部处干事,1954年,被调入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干部二处干事,1964年,升任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文件起草工作。1978年,鲍彤被任命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后又调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79年,鲍彤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5]

改革开放

[编辑]

1980年改革开放时期开始,鲍担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政治秘书[4][6],后又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7]、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任政治局常委政治秘书[4]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中,鲍彤被撤职,并于5月28日在北京被捕。1992年3月,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开除党籍。7月,因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两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1996年5月,鲍刑满释放。此后,鲍彤一直生活在软禁中。

逝世

[编辑]

2022年11月9日7時08分[8],鮑彤逝世,享壽90歲,独立记者高瑜称鲍彤死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遺體告別式在同年11月15日早上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梅廳」舉行[10],11月22日下葬北京昌平鳳凰山陵園,與父母、妻子合葬。

六四密件

[编辑]

2001年4月,香港信報》刊登一篇題為「鮑彤在學潮和動亂期間言行的交代」的文件,該文件由鮑彤於1989年9月在秦城監獄撰寫,完稿后曾被中共中央分發給中共元老級人物閱讀。鮑彤在文件中阐述了自己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中的立场态度及相关秘辛,他称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尽力缓解矛盾,避免激化矛盾。[11]

1989年4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朝鲜回北京后,鮑彤向赵紫阳反映《四二六社论》激化了学生的对立情绪,并建议赵紫阳5月3日的青年大会的讲话中不用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内容。讲话在电视中播出后,他听到党内同志反映不错,并致电相关人员安排重播,赵紫阳對此并不知情。鮑彤称赵紫阳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谈话时关于邓小平的那一段话是鮑彤在起草时主动加上去的,原稿中并没有这一句话,但鮑彤认为应该将事情讲清楚说明白,同时要向社会解释邓小平的实际地位是党内共同决策的结果,并非邓小平个人恋权,以此澄清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关于邓小平的流言,但后来引起的后果是鮑彤始料不及的。鮑彤表示自己没有泄露过5月16日晚常委会的情况。[11]

言论观点

[编辑]

鲍彤因为政治问题被判刑及软禁之遭遇,相较于担任中共官员时期他对政治改革的稳健态度,经历磨难后鲍彤的民主人权立场更加鲜明。鲍彤自2001年开始发表大量文章,部分被中国海外媒体转载。[12]他也曾在RFI采访中表示欣赏习近平“以人为主体”的说法,并认为习近平做的还不够[13]

著作

[编辑]
  • 《鮑彤文集》,2012年7月17日,新世紀出版社ISBN 9789881557070。收錄2001年1月到2012年5月之間的113篇文章.
  • 《鲍彤自述》,2018年—2020年录音整理的“鲍彤口述”

获奖

[编辑]

1998年,鮑彤被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评选为中国杰出民主人士。[5]

2017年11月,获得独立中文笔会颁发的刘晓波纪念奖。[19]

家庭

[编辑]

父亲鲍佩人,母亲吴珩,排行第三。

妻子蒋宗曹,1954年秋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不久被查出患有肺结核,被学校退学。因此就调到了中组部干部处。1954年底,被安排到中央机关在北京郊区的黑山扈肺病疗养院治疗。1955年春治愈出院,得了传染病,担心原室友嫌弃,没地方住,于是干脆就决定结婚。(据《鲍彤自述》)

儿子鲍朴,出版赵紫阳回忆录《改革历程》。曾准备出版李鹏六四日记未果。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六四前夕 鮑彤遭警帶離京. 东方日报. 2014年6月1日 [2014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7日) (中文(简体)). 
  2. ^ @baotong1932. 荊妻蒋宗曹於2022年8月21日7時16分因癌去世,得年九十。專此訃聞。 (推文). 2022-08-21 –通过Twitter (中文(繁體)). 
  3. ^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 1921-2003. 2004: 中共党史出版社. : 15. ISBN 7-80136-952-1. 
  4. ^ 4.0 4.1 4.2 据鲍彤本人的说明,“13大后,我不是赵紫阳的秘书,而是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书。”“这个任命文件是发给我的,事先我根本不知道。我看到这个文件以后知道我有一个新的任命,叫做‘政治局常委政治秘书’。”见《法广:鲍彤谈六四(1~6 全文)》(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_388.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5. ^ 5.0 5.1 5.2 5.3 鲍彤简介. 北京之春. 2003年4月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中文(简体)). 
  6. ^ 專訪:鮑朴談趙紫陽回憶錄出版. BBC. 2009-05-15 [200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7. ^ 不敢公開的審查報告. 新浪網. 2009-05-17 [200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8. ^ 鮑樸. 訃告. Twitter.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9. ^ 高瑜. 不能相信的噩耗. Twitter. [2022-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10. ^ 鮑彤出殯 京「防疫」阻拜祭 20好友被禁弔唁 舊下屬輓聯「終獲自由」. 明報. 2022-11-16. 
  11. ^ 11.0 11.1 鮑彤六四密件:在學潮和動亂期間言行的交代. 六四档案. 2001年4月22日 [2014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16日) (中文(香港)). 
  12. ^ 《鲍彤文集》:又一本中共必禁之书?. 德国之声. 2012-07-16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4) (中文(简体)). 
  13. ^ 要闻分析 - 鲍彤 :“六四”学运民运是我平生经历的最值得国人骄傲的壮举.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2-06-05 [202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中文(简体)). 
  14. ^ 鲍彤谈政局(一):我看新民主主义. 德国之声. 2012-01-23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中文(简体)). 
  15. ^ 鲍彤谈政局(二):中国到底该怎么办. 德国之声. 2012-01-24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中文(简体)). 
  16. ^ 针对《零八宪章》签名者的压制不断扩大. asianews. 2008-12-16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中文(简体)). 
  17. ^ 鲍彤:一国两制的法定义和白皮书的篡改义. 德国之声. 2014-06-13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0) (中文(简体)). 
  18. ^ 邓小平道路与中国的腐败.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5-06-03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3) (中文(简体)). 
  19. ^ 刘晓波纪念奖得主鲍彤:争取民主自由是初心. rfi中文网. 2017年1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2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