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鸞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苗栗縣的獅頭山勸化堂

鸞堂,又稱鸞門善堂聖堂,原指進行扶鸞的地方,引申為以扶鸞活動為中心的宗教團體。為中國傳統宗教,在台灣特別興盛,又被稱為儒宗神教。鸞堂屬於多神信仰,其神明來自道教與佛教,教義以儒教為主,有三教合一的傾向。鸞堂的組織鬆散分散,分為多個不同分支,各自信奉不同神明,最常見的是恩主公信仰。

概論

[编辑]

鸞,為青鳥,在古代信仰中為神明使者。以宗教儀式讓神明下降附身,稱為降鸞,這個儀式稱為扶鸞。通過扶鸞,被神明附身者稱為正鸞。正鸞以桃木筆在沙盤上寫字,傳達神諭,經由負責判讀,與負責記錄的助手記錄成文,稱為鸞文。進行扶鸞的地方,以及因此形成的宗教團體,稱為鸞堂。

扶鸞最早出現於宋朝,在明朝時成為民間流行的宗教儀式,羅教白蓮教先天教等都以扶鸞來招徠信徒。在清朝時經由不同途徑傳入台灣,形成多個派別的宗教團體,主要為齋教與鸞堂。齋教的教義接近於佛教,台灣鸞堂以儒教教義為主,因此又稱儒宗神教。

根據信仰主神的不同,台灣鸞堂可概分為恩主公信仰母娘信仰兩個大流派。母娘信仰信奉瑤池金母,以一貫道及慈惠堂為代表。恩主公信仰的主神稱為恩主公,以關聖帝君為代表神明,也有將關聖帝君 (關公)、孚佑帝君 (呂洞賓)、司命真君 (灶神) 並列為三恩主,也有信奉五恩主或七恩主等不同流派[1]

註釋

[编辑]
  1. ^ 王志明《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文津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57668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