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
鸸鹋 化石时期:
| |
---|---|
野生鴯鶓,攝於澳洲提賓比拉自然保護區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鹤鸵目 Casuariiformes |
科: | 鸸鹋科 Dromaiidae |
属: | 鸸鹋属 Dromaius |
种: | 鸸鹋 D. novaehollandiae
|
二名法 | |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Latham, 1790)
| |
亞種 | |
| |
粉紅色部分为鴯鶓分布地區 | |
異名 | |
Dromiceius novaehollandiae |
特徵
编辑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例如鴇和鵪鶉。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鸸鹋跟其他平胸类的鳥類一樣,雖然牠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鸸鹋的羽毛很柔軟,一根羽毛分為兩岔,毛色通常都是啡色。身高由1.5至2公尺,體重約45公斤,最多不超過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為細小。他們可以以快速和省力的小跑走很遠的路,衝刺時最快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80公里,每跨步可達3公尺。
习性
编辑鸸鹋通常居住於人口稀少的地方,但不包括密林和沙漠。它们逐水草而棲息,是鳥類中的機會主義者。牠們愛追隨雨水,鸸鹋善於游泳,能夠橫渡河流,鸸鹋也常在水中嬉戲而非單純渡河,如果在日間遇到溪流,牠們也會倒臥在水中洗滌羽毛。
鸸鹋日常的食物有榖類、花朵、果實、嫩芽、昆蟲、幼蟲或任何可食用的東西。為幫助消化,他們還會吞下小石頭。雖然鸸鹋經常會吃掉農夫的農作物,但由於牠們亦愛吃農作物的昆虫,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好,澳洲的農民對他們又愛又恨。
不同於需要結伴或者互相梳理羽毛的鸟类,鸸鹋基本上是獨居動物。牠們在到處尋找食物,雖然有時似乎成群活動,但這並非真正的社交活動,而只是在各自覓食的路上相逢罷了。
西澳的鸸鹋迁徙根據季節而定:夏季向北走,冬季向南走;但東部的鸸鹋遷移則相對隨意得多。鸸鹋每天正常走10至25公里,每季可遷徙1000公里以上,而已与雌性鸸鹋交配的雄鳥則會停留,為了照看雛鳥。
分类
编辑歐洲人移居澳洲以前,澳洲有3种鸸鹋,而目前仅剩一种:
- 鴯鶓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 D. novaehollandiae novaehollandiae:鸸鹋指名亚种,也是現存数量最多的亚种。目前在澳洲大陸人煙較少之處仍然普遍,數量則因雨量多寡而常有改變,低至20萬,高至100萬,但通常也有50萬之數。澳洲南部及西南部農業地帶人口稠密,鴯鶓經已絕跡,但乾旱地帶的永久水源,令它们得以繁衍。
- 塔斯曼尼亞鴯鶓(D. novaehollandiae diemenensis):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于1850年代灭绝。
- D. novaehollandiae woodwardi: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体型瘦小,颜色暗淡。
- D. novaehollandiae rothschildi: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颜色较深,繁殖期颈部没有环。
- 袋鼠島鴯鶓 Dromaius baudinianus:由于狩獵及頻繁的火灾,大約于1827年間滅絕。目前在袋鼠島上的是1920年代从大陆运输过来的。
- 王島鴯鶓 Dromaius ater:大约是鸸鹋的一半大,1805年被猎人杀尽绝灭。一些个体曾在巴黎饲养,最后一只在1822年死亡。
繁殖
编辑鸸鹋在仲夏时间配对,一对约占领30平方公里的领域。天气凉下之后,雄鸸鹋体内激素变动,食欲下降,开始在地上用树枝、树叶、树皮和草建巢。
雌雄鸸鹋每隔一两天交配一次,交配后鸸鹋会生下深绿色的蛋。这个蛋壳很厚,约550至600公克重。大约生了七个蛋之后,雄鸸鹋开始坐在蛋上孵蛋。从此雄鸸鹋不吃不喝,每天只因需要翻转蛋的时候才会站起来10次左右。在大约8周时间,它靠体内的脂肪生存,每天只喝一点晨露。孵化期需時8星期,在這段時期,雄鳥不會離開鳥巢。雛鳥在出生後會跟隨父親兩年。
雄鸸鹋开始孵蛋之后,雌鸸鹋继续生蛋,但是不再与他交配。雌鸸鹋一般下蛋8至10隻,有时也会有10-25只。與很多其他澳洲鳥類一樣,鸸鹋不实行一夫一妻制。每當雄鳥開始孵蛋,雌鳥便會與其他雄鳥交配。一窩雛鳥之中,可達一半是雌鳥與不同雄鳥生的孩子。
有些雌鳥會留守鳥巢直至雛鳥破殼而出,但大部份下蛋後不久便會離巢,而且往往在別處再築巢;如果天氣良好,一隻雌鸸鹋可以下三窩蛋。在熱帶北部,季節與澳洲相反,雨季在夏天,鸸鹋會在雨季前交配。據可靠的報告[來源請求]所述,如果雨季遲來,鸸鹋交配亦會順延。這個機制如何運作,至今人们仍未了解。
雖然有雄鸸鹋堅守鳥巢,但鸸鹋蛋仍然常被偷去,其中以巨蜥(goanna)為甚;不過據估計,每五隻孵出的小鸸鹋當中,有四隻可以平安長至成年。
鸸鹋是早成雏,新孵出的小鸟很活跃,几天之后就可以离开巢。开始大约25厘米高,身上有棕黄色的条纹。3个月之后条纹淡化消失。鴯鶓父亲至少抚养它们6个月。
雄鸸鹋往往會收養任何流浪的雛鳥,只要這些小鳥不會大於雄鸸鹋自己的孩子。小鸸鹋长起来非常快(一周最多可以长一公斤),12到14个月之后就长成大鸟。它们很多和父母继续一起生活6个月,之后分家开始抚育第二代。野生鸸鹋可以活10年,家养的可以活20多年。
进化与适应
编辑鸸鹋所屬的平胸总目与现在能飞的突胸总目的鸟分化很早。8000萬年前在澳洲平原奔馳的鸸鹋與現今的鸸鹋構造相當接近;恐龍橫行時,牠們的始祖已經出現。澳洲大陸隨著向北移動而變得愈來愈貧瘠、灼熱和乾旱,鸸鹋为适应气候和环境,逐步进化出一些特殊的功能。
天熱時,鸸鹋會伸出舌頭喘氣,急促地呼吸,通过肺部蒸發水份來降溫。牠們能整天不停喘氣,而不會受血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影響,但必須每天飲水以補充體液。不過,鸸鹋不會浪費水份:牠們在天氣清涼時正常呼吸,鼻腔通道的多重大皺摺令吸入的清涼空氣變暖,同時把鼻部的熱力帶走;呼氣時,較涼的鼻甲骨會令水份凝結,以供吸收再用。
鸸鹋的羽毛顏色清淡,只有尖端部份為黑色,羽毛尖端部份吸收陽光的熱力,內層的羽毛則形成隔溫層。鸸鹋步行時速為4至7公里,形成的氣流僅足以帶走羽毛尖端的熱力,因此當其他動物要遮蔭時,鸸鹋仍能在烈日底下覓食。
與文化關係
编辑在澳洲民間傳說中,鸸鹋有預知那裏下雨的神秘能力,而且會不遠千里而至。這傳說並無根據,其實鸸鹋能感受到輕微的天氣轉變,特別是遠處的雲,更可能聽到遙遠的雷聲。
澳洲的国徽上有鸸鹋的形象。
與人關係
编辑在野外走近正在孵蛋或照顧雏鳥的雄鴯鶓十分危險,因為牠們有強壯的腿肌和鋒利的爪子,足以令人肚破腸流。一般而言,鴯鶓是温柔的動物,不會傷害人類,遇到人類只會拔腿就跑。牠們也很有好奇心,有叢林知識的人,只要把一塊顏色鮮艷的手帕縛在樹枝上,再躲在草叢中舉起搖晃,便能吸引野生鴯鶓起近來查看。
鴯鶓長久以來都是原住民的文化和經濟體系中心。歐洲人也很快知道鴯鶓的蛋和肉的價值,也學懂了如何煮鴯鶓蛋,煮之前要先打開再放一整晚,以讓當中的油浮起方便除去。不過直至不久以前,鴯鶓也被當作害鳥,人們除之而後快,而不視之為可用的資源。
19世紀初,歐洲人用猎枪把兩个种和一個亞种的鴯鶓灭绝,而且還竭力要把剩下來的也消灭掉。不過鴯鶓能在荒蕪廣寬的平原上隱藏起來,从而躲过了劫难。畜牧業認為鴯鶓與牲口爭奪食物和水源;當然這指控也是真確,但卻忽視了鴯鶓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對土壤的幫助、和吃掉大量蝗蟲和毛蟲等害蟲的貢獻。
種麥的農民則比較擔心了:因為鴯鶓既喜歡吃柔軟的麥芽,也愛吃成熟的麥子。更壞的是很難用欄柵阻擋鴯鶓,即使牠們不是為吃麥子而來,也會把牠們沿途的成熟麥子踏平。1901年,西澳洲的農民築起了一道1,100公里長的高圍牆以阻擋鴯鶓。雖然這道牆保護了麥子,但郤同時影響了遷移路線;在情況最壞年份,多達5萬隻鴯鶓撞在牆上,活活餓死。
鴯鶓跟袋鼠都是澳洲国徽上的原生物種,但是牠们在建国初期都没有受到保护。
1932年,在大蕭條高峰期的一個乾旱的夏天,西澳洲農民召喚軍隊參與一場「鴯鶓戰爭」,而且用上裝在貨車上的機關槍。幾天之內,軍隊嘗試與敵人交手,杀死了一些鴯鶓,軍隊也學到了一些戰場上的快速動作。砲隊司令馬里帝茲(Major Meredith)少將其後說:「假使我們有一個師團有這些鴯鶓的載彈能力,這個師在世上便無往而不胜了。」由于不能決定浪費的彈藥由誰支付,此次實驗很快便結束。
1988年,鴯鶓早已受法律保護了,而西澳在對待鴯鶓方面不再愚昧無知,西澳政府向Willuna Station的原住民發出了許可証,允許他們購買鴯鶓鶵鳥。各州的原住民和歐洲地主於是紛紛學習養殖鴯鶓,鴯鶓商品的市場亦迅速發展。雖然最初的熱潮隨即冷卻,但今天澳洲仍有約250個鴯鶓農場,海外則更多。
鴯鶓體内有很多脂肪,鴯鶓油用途也很廣泛,特別是治療肌肉疼痛和扭傷。鴯鶓皮也是優質的皮革材料;鴯鶓肉則脂肪量少而富於蛋白質,味道近似牛肉,據說味道不錯,但頗帶羶味。至於鴯鶓蛋,由於蛋殼很厚,因此常用於雕刻,鴯鶓羽毛也很受市場歡迎。
名字由来
编辑參見
编辑參考
编辑- ^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