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过剩数

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明的
(重定向自過剩數

數論中,過剩數又称作丰数盈数,一般指的是真因數之和大於自身的一类正整数,严格意义上指的是因数和函数大於两倍自身的一类正整数

古氏积木展示12是一個過剩數:真因數之和超過自身

定義

编辑

一般定义

编辑

一般而言,過剩數是指使得函数   的正整数  ,其中   指的是  真因數之和  称作  盈度豐度

例如,12除本身外的所有正因數为12346,由于  ,且  ,因此12為過剩數,且12的豐度為  

严格定义

编辑

更为严格地说,過剩數是指使得函数   的正整数  ,其中   指的是   的所有正因数(包括  )之和;  称作  盈度豐度

在这种定义下,12的正因數有1、 2、 3、 4、 6和12,由于  ,且  ,因此12為過剩數,且12的豐度為  

性質

编辑
  • 最小的偶過剩數构成数列(OEIS數列A005101):
121820243036404248545660667072788084889096100102 ……
  • 最小的奇過剩數构成数列(OEIS數列A005231):
945、 1575、 2205、 2835、 3465、 4095、 4725、 5355、 5775、 5985、 6435、 6615、 6825、 7245、 7425、 7875 ……
  • 不能被2和3整除的最小過剩數是 5391411025,其質因數有 5、 7、 11、 13、 17、 19、 23 和 29(OEIS數列A047802)。
  • 亞努奇(Iannucci)在2005年給出了一個尋找不能被前 個質數整除的最小過剩數的演算法[1]:若   表示不能被前   個質數整除的最小過剩數,則當   足夠大時,對所有的  ,有
 
  • 除了完全數本身,完全數倍數都是過剩數[3]。例如,每個大於6之6的倍數都是過剩數,因為  
  • 過剩數的倍數都是過剩數[3]。例如,20是過剩數,20及其倍數也都是過剩數,因為  
  • 由於完全數倍數都是過剩數,過剩數的倍數也都是過剩數[3],因此奇數和偶數的過剩數都有無限多個。
 
  的分布情況(對數尺度)。其中 為不超過 的過剩數個數。
  • 過剩數的集合具有非零的自然密度[4],1998年 Marc Deléglise 证明了過剩數在自然数中的自然密度介于 0.2474 与 0.2480 之间[5]
  • 若一個過剩數不是完全數或其他過剩數的倍數,則這個數稱為本原過剩數[6][7]
  • 若一個過剩數的豐度超過所有小於該數的過剩數的豐度,則這個過剩數稱為高過剩數
  • 若一個過剩數的相對豐度   超過所有小於該數的過剩數的豐度,則這個過剩數稱為超過剩數
  • 每個大於 20161 的整數都可以寫成兩個過剩數之和[8]
  • 不是半完全數的過剩數稱為奇異數[9][2]:144
  • 豐度為1的過剩數稱為准完全数,然而目前尚未找到准完全数[10]

相關概念

编辑
 
低於100的過剩數、本原過剩數高過剩數超過剩數可羅薩里過剩數高合成数超級高合成數英语Superior highly composite number奇異數完全数亏数合数關係的欧拉图
  • 与過剩數相关的概念是完全数(真因數和等於本身,即   )和亏数(真因數和小於本身,即   )。最早将自然数分为过剩数、完美数和亏数的是 Nicomachus 于公元前100年所著的 Introductio Arithmetica。
  •   的豐度指數(過過剩指數)是指因數和與自身的比,即  [11];若一组相異的數  (無論是否為過剩數)擁有相同的豐度指數,則這些數互為友誼數
  •   变化时,滿足   的最小自然数   构成数列  OEIS數列A134716),则  ,为第一個過剩數[12]  是一个增長速度很快的数列。
  • 豐度指數超過3的最小奇數為    [13]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D. Iannucci, On the smallest abundant number not divisible by the first k primes, Bulletin of the Belgian Mathematical Society英语Bulletin of the Belg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5, 12 (1): 39–44 [202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2. ^ 2.0 2.1 Tattersall, James J.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in Nine Chapters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85014-8. Zbl 1071.11002. 
  3. ^ 3.0 3.1 3.2 Tattersall (2005)[2], p.134
  4. ^ Hall, Richard R.; Tenenbaum, Gérald. Divisors. Cambridge Tracts in Mathematics 9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95. ISBN 978-0-521-34056-4. Zbl 0653.10001. 
  5. ^ Deléglise, Marc. Bounds for the density of abundant integers. Experimental Mathematics. 1998, 7 (2): 137–143 [2022-09-21]. CiteSeerX 10.1.1.36.8272可免费查阅 . ISSN 1058-6458. MR 1677091. Zbl 0923.11127. doi:10.1080/10586458.1998.105043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3). 
  6. ^ Weisstein, Eric W. (编). Primitive Abundant Number.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英语). 
  7. ^ Erdős adopts a wider definition that requires a primitive abundant number to be not deficient, but not necessarily abundant (Erdős, Surányi and Guiduli. Topics in the Theory of Numbers p214. Springer 2003.). The Erdős definition allows perfect numbers to be primitive abundant numbers too.
  8. ^ Sloane, N.J.A. (编). Sequence A048242 (Numbers that are not the sum of two abundant numbers).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9. ^ Benkoski, Stan. E2308(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Aug.-September 1972, 79 (7): 774. doi:10.2307/2316276. 
  10. ^ Hagis, Peter; Cohen, Graeme L. Some results concerning quasiperfect numbers. J. Austral. Math. Soc. Ser. A. 1982, 33 (2): 275–286. MR 0668448. doi:10.1017/S1446788700018401. 
  11. ^ Laatsch, Richard. Measuring the abundancy of integers. Mathematics Magazine英语Mathematics Magazine. 1986, 59 (2): 84–92. ISSN 0025-570X. JSTOR 2690424. MR 0835144. Zbl 0601.10003. doi:10.2307/2690424. 
  12. ^ Sloane, N.J.A. (编). Sequence A134716 (a(n) = least number m such that sigma(m)/m > n).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13. ^ Sloane, N.J.A. (编). Sequence A119240 (Least odd number k such that sigma(k)/k >= n.).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