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郡
渔阳郡,是中国古代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曾包括今天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三省市的部分地区。
历代变更 | |
---|---|
设立 | 战国 |
使用状况 | 唐朝废止 |
西晉 | 燕国 |
東晉/十六國 | 渔阳郡 |
唐朝 | 蓟州 |
沿革
编辑渔阳郡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战国时的燕国,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北,故称之为“渔阳”。秦朝初期设三十六郡,渔阳郡是其中之一,郡治在渔阳县。秦朝时期的渔阳县基本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怀柔、密云區一带的区域。
西汉沿置渔阳郡,统县12,仍治渔阳县,其辖区北至秦长城,南至海边(今渤海湾)。东汉、三国时,辖县减少,且随着北方长城的荒废,郡辖区大大南退,大致只到今北京市密云区北部范围。
西晋统一后,将渔阳郡与原东汉广阳郡合为燕国。但十六国时,渔阳郡置又被恢复。北朝期间,渔阳郡治先向南移到了雍奴县,之后北齐又迁治潞县并将原郡治渔阳县撤并。
隋朝重置
编辑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渔阳、燕郡,属幽州。《隋书·卷三十(地理中)》载“潞旧置渔阳郡,开皇初废。”
大业年间,隋炀帝在北魏时并入幽州渔阳郡的平州北平郡故地、时玄州地重置渔阳郡(此后的北平郡或平州则相当于秦汉魏晋的辽西郡)。新的“渔阳郡”治无终县且只辖这一个县,与秦汉魏晋的渔阳郡旧土几无交集。
唐朝时,改渔阳郡为蓟州,无终县改名为渔阳县,仍为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蓟州为渔阳郡。下辖三县: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州区)、三河县(今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改隶于蓟州)、玉田县(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乾元元年(758年),再改为蓟州[1]。渔阳郡从此不再存在。
历代太守
编辑汉代
编辑- □鲜(~前199年~),武帝元狩四年见在,见《汉书·卫霍传》[2]。
- 彭宏(~3年),南阳宛人,哀帝时在任,在边境上有名,元始三年为王莽所杀,见《汉书·何武传》及《后汉书·彭宠传》[2]。
- 彭宠(23年~26年),彭宏子
- 田邑(26年~29年)
- 郭伋(29年~32年)
- 陈诉(33年~34年),建武十年时在任,见《后汉书·王霸传》[2]。
- 田飒(34年~)
- 張堪(49年~56年)
- 范迁(光武帝末~明帝初)
- 廉范(~73年~)
- 张显(~106年),殇帝延平元年时在与鲜卑作战时战殁,见《后汉书》的《殇帝纪》、《鲜卑传》、《刘茂传》等[2]。
- 王畅(桓帝时)
- 李膺(桓帝时)
- 李咸(桓帝时),字元卓,汝南西平人,见《蔡中郎集·李咸碑》[2]。
- 饶斌(献帝前),见《广韵·四宵韵》所引《风俗通义》[2]。
- 邹丹(献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