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泰法阿拉伯语:طائفة ṭā'ifa),原意为“帮派、教派”,专指11世纪早期后倭马亚王朝解体后出现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小国。这些小国大多昙花一现,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它们常常向基督教国家求援以抗击敌对的穆斯林君主,或转而向北非国家求援来对抗基督教君主。这些泰法国家反复无常,于是成为日益增长的基督教再征服势力之争取目标。尽管泰法诸国政治上鲜有建树,但却培育起一段穆斯林文化复兴时期。泰法诸君主仿照哈里发宫廷模式,延揽诗人,提倡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的研究。

1031年,伊比利亚半岛诸“泰法”国家(绿色)。

1085年,莱昂阿方索六世攻取托莱多,一些泰法君主向摩洛哥穆拉比特王朝优素福·本·塔什芬求援。优素福親率援军登陸西班牙,並在1086年的萨拉卡战役中击败阿方索六世。至1090年—1091年,优素福兼并伊比利亚半岛上除薩拉戈薩以外的所有泰法小国,使穆拉比特王朝势力扩张到西班牙境内。[1]

历史

编辑

第一时期(11世纪)

编辑

1031 年科尔多瓦哈里发解体后,安达卢斯的内战和冲突中出现了大约33个独立的泰法。第一个时期(11世纪)最强和最大的泰法是萨拉戈萨泰法托莱多泰法英语Taifa of Seville巴达霍斯泰法英语Taifa of Badajoz塞维利亚泰法英语Taifa of Seville。唯一征服了大多数弱邻的泰法是阿巴迪王朝统治下的塞维利亚泰法。

第二时期(12世纪)

编辑

第三时期(13世纪)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十六卷》 (M) 1.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4月: 404页. ISBN 7-5000-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