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工尺谱

(重定向自工尺譜

chě漢字文化圈特有的记谱法,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后傳至日本越南韓國台灣等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区,屬於文字譜的一種。

'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工尺譜
简化字 工尺谱
朝鲜语名稱
諺文공척보
汉字工尺譜
日语名称
汉字 工尺譜

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现在亦可作橫排書寫。

标音方法

编辑

基本字

编辑

工尺谱並非絕對音名,而是一種“可移調”(movable-do)的記譜法,和英美音樂的唱名(Solfège:do, re, mi, fa, so, la, si)類似。在中國不同地區,因為方言的差異,工尺譜所用的字會略有不同。下面的例子是工尺譜和簡譜以及西方唱名的對照:

工尺
簡譜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日本簡寫  

常見變化

编辑

比“上”低音的三個音會以另外的一些字代表:

工尺 四(士) 一(乙)
簡譜  5·  6·  7·
唱名 sol la si
日本簡寫

部分工尺譜仍有字,位於上跟尺之間。

在某些樂種裏音名會略有不同,例如在粵劇,“四”會寫作“士”,而“一”會寫作“乙”。上述的“凡”音,在粵劇則會標記作“反”。

其餘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會在旁邊加上部首作為標記,但在不同樂種的標記方法並不統一。在昆曲裏,“上尺工凡”等字旁邊加上一表示低八度,加上人字部“亻”則代表高八度。在粵劇裏,低八度應加上“亻”,高八度則加上“彳”,而例外的是“上”音的高八度會標記作“生”。

而閩南文化區的南管與北管則習慣以“乂(ㄨ)”取代尺。

崑曲工尺譜
工尺 𪛚 𪛛 𪛜 𪛝 𠆩 𠆾 亿
簡譜  1·  2·  3· # 4·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4  ·5  ·6  ·7 
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粵劇工尺譜
工尺 亿 𢒼 𢓁 𢓉
簡譜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4 
音名 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讀法

编辑

工尺譜的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字音,但不都與地方方言的語音一致。例如,在粵劇裏工尺譜的字音不按照廣東話讀音,而是類似中州音的讀音,因此“合士乙上尺工反六五”實際上最接近的廣東話讀音是“何士二傘車工返了烏”。

粵劇工尺字音
工尺
讀法 hɔː11 siː22 jiː22 sɑːŋ33 tsʰɛː55 kʊŋ55 fɑːn55 liːu55 wuː55
正常讀法 hɐp22 siː22 jyːt22 sœːŋ22 tsʰɛːk33 kʊŋ55 fɑːn35 lʊk22 ŋ̩13
闽南语工尺字音
工尺
读法 hò͘ it siāng chhē kong hoân liū u
正字讀法 ha̍p it siāng chhioh kong hoân lio̍k gō͘

節奏

编辑
 
工尺譜一例(旋律:王老先生有塊地
 
古琴減字譜及工尺譜,在工尺譜旁的標點符號稱為板眼

工尺谱以“板眼”符号標記節奏,廣義的工尺譜如南管工尺譜(稱為撩拍),會另外再標示樂音速度。傳統來說,工尺谱就像文字一樣,由右至左分行,每一行從上到下作直行书写,而“板眼”通常標记在每拍的第九个音的右侧。“。”或“×”代表板,“ · ”或“、”代表眼。至於每一拍之間的字和節奏如何分配,則每一位演唱者和樂師都有自己的習慣演繹方法,並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每一拍中所包含的字数、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粗略地表示音的長短。

板眼在粵曲裏稱為叮板。「板」代表重拍、「眼」或者「叮」代表輕拍。在粵劇裏,在「板」的位置通常會敲擊梆鼓,在「叮」的位置通常會敲擊沙的。在京劇裏,在「板」的位置通常會敲擊拍板,在「眼」的位置會敲擊單皮鼓。但敲擊的節奏並不一定是一拍一下,可以有很多變化,詳細技巧請參閱鑼鼓經

工尺谱中,音的休止叫做「歇板」和「歇眼」,用'勺'字表示;在粵曲中稱為「底板」和「底叮」。 底板的標記為“x”,底叮的標記為“└”

字後加上直綫代表時值長于一拍,直綫長度大約表示音的長短。

以左邊的工尺譜作為例子,譯作西方唱名。如下所示,粗體的字代表重拍,粗斜體的字代表輕拍。

do do do sol la la sol    mi mi re re do

調式

编辑

民間工尺七調包含:正调、凄凉调、弦索調、平調、背工调、梅花调和子母调。

西皮二黃體系的戲曲種類,包括京劇和粵劇,在唱板腔的段落時,不同的調式會強調不同的結束音。例如二黃的板式常見的結束音是“合”、“尺”,而梆子的板式常見的結束音是“士”、“工”。

根據調的高低,粵劇常用的調分為“正線”和“反線”。“正線”相當於西方的C調,即是說工尺譜裏的“上”,或者簡譜裏的1,相當於西方的C音。“反線”相當於西方的G調,即是說工尺譜裏的“上”,或者簡譜裏的1,相當於西方的G音。

中國音樂常被人誤認為以五聲音階為主。粵劇廣東音樂以七聲音階為主,其中有些曲調會強調“乙”和“反”音,因而稱為“乙反調”。

歷史和用法

编辑

唐朝已經有工尺譜,傳到宋朝極為流行。工尺譜的唱名大致上接近過去的中州音。相信最初工尺譜是某種樂器的樂譜,是固定音名,但後來在不同樂器和樂種廣泛流傳以後,工尺譜逐漸變成不固定的唱名。

工尺譜並非將樂曲的演奏單一化,而是蘊含許多變化。在一些情況下,演奏者可以加花(加上裝飾音),或在節奏上做調整。至於如何演奏才是合適的手法,是約定俗成的,以師父傳徒弟的口授心傳的方式繼承。因此不同的流派會有不同的演繹風格。

工尺譜亦流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

俗字譜

编辑

唐代的燕樂(宮庭宴會所用音樂)因使用「一」、「レ」、「ス」、「マ」等不完全的文字紀錄音高,故名「半字譜」。在中國敦煌發現不少琵琶譜,其中〈傾杯樂〉、〈西江月〉等曲調恉皆有運用燕樂半字譜。類似的琵琶譜還見於日本所傳的《三五要錄》、《樂家錄》和《琵琶諸調子品》。半字譜的符號和日文片假名字母頗有相似之處,未知有沒有直接關係。

宋代亦有所謂「俗字譜」,取工尺譜音名之上半截或下半截而成,如「合」作「亼」,「尺」作「ス」,半音用本音加圓圈,清聲於本音上加「一」等,頗似瑤琴的減字譜。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以此記譜。

参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