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溪
虎尾溪 | |
---|---|
流域 | |
流向 | 北港溪 |
源頭 | |
• 位置 | 樟湖山[1][2] 七星嶺[3] |
河口 | 柴林腳 |
位置 | 雲林縣東部 |
虎尾溪,是台灣雲林縣境內一條河川,屬北港溪水系,為北港溪主流上游河段。虎尾溪流域偏及雲林縣元長鄉、大埤鄉、土庫鎮、虎尾鎮、斗南鎮、斗六市、莿桐鄉、林內鄉、古坑鄉等地,其下游河道為大埤鄉、斗南鎮與元長鄉、土庫鎮、虎尾鎮的界河,中游部分河道為斗六市與虎尾鎮、莿桐鄉的界河。
虎尾溪與其北側的舊虎尾溪、新虎尾溪在歷史上曾經皆為濁水溪下游分流,其後因上游淤塞或築堤截斷分流,如今已各自成為獨立水系或其中的一部分。
歷史
[編輯]昔日濁水溪出觸口後進入平原地帶並形成多條分流,每遇大水常會改道。因此,歷史上的「虎尾溪」曾代表不同的河道。
在完稿於清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1699-1704年)的《康熙臺灣輿圖》上,濁水溪下游繪出西螺溪、虎尾溪兩條分流,[4]但當時的虎尾溪係指今舊虎尾溪。[5]輿圖中今北港溪(未標名稱)上游僅有石龜溪、三疊溪兩條支流;今虎尾溪尚未出現。[4]
在完稿於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757-1761年)的《乾隆臺灣輿圖》上,虎尾溪下游已形成虎尾新溪(今新虎尾溪)、虎尾舊溪兩條分流,而且虎尾舊溪明顯為主流。[6]
嘉慶七年(1802年)七月,大雨數日,濁水溪洪水在他里霧沖出一條新的溪流,經由鹿藔通往笨港(今北港),再以「新虎尾」(非指今新虎尾溪)稱之,即今北港溪上游的虎尾溪。[7]不過該河道在道光、同治年間的輿圖仍未出現,直到光緒年間的輿圖才繪出。[8]
在同治年間的輿圖或文獻中,均只有虎尾溪,而無虎尾舊溪、新溪之分,顯見此時的虎尾舊溪(今舊虎尾溪)上游已經淤塞,成為斷頭河。[9]
虎尾溪水流湍急,在清代有「會過西螺溪,不過虎尾溪」的俗諺。
水系主要河川
[編輯]以下由下游至源頭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體字為主流河道:
- 虎尾溪:雲林縣元長鄉、大埤鄉、土庫鎮、虎尾鎮、斗南鎮、斗六市、莿桐鄉、林內鄉、古坑鄉
虎尾鐵橋
[編輯]虎尾鐵橋為舊時糖業鐵路營業線雲虎線(斗六=斗南=虎尾)跨越虎尾溪的橋樑,隨着糖鐵撤廢而一度沒落。近年來地方政府重新整修鐵橋,並將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成為觀光休閒場所[10]:143~145。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1-4 北港溪〉,《從笨港到北港》,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之拾肆,雲林縣政府. [201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8).
- ^ 《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北港溪 等待重返榮耀〉,經典雜誌出版社,2009年6月7日. [2019年9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4日).
- ^ 經濟部水利署:臺灣地區之河川─中央管河川 (PDF). [2019-09-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 ^ 4.0 4.1 《康熙臺灣輿圖》,1699-1704年
- ^ 《斗六市志》,上冊,209頁,2006年
- ^ 《乾隆臺灣輿圖》,1757-1761年
- ^ 《[[臺灣采訪冊]]》,1830年. [2019-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 ^ 《斗六市志》,上冊,210頁,2006年
- ^ 《斗六市志》,上冊,211頁,2006年
- ^ 楊彥麒. 《虎尾的大代誌》. 雲林縣斗六市: 雲林縣政府. 2003年3月.